把握9~12歲 牙齒矯正黃金期

兒童牙齒矯正     兒童牙齒矯正推薦  兒童矯正牙齒


陽光和煦的午後,正在公園玩耍的小朋友個個笑得好燦爛。但再定睛一看,別人家孩子露出一口整齊的牙齒,自家的孩子因牙齒有前有後有凹有凸,在陽光下明暗對比似乎特別明顯,讓媽媽不僅擔心起來,孩子牙齒不整齊會不會影響咀嚼、若需要矯正又該在幾歲時進行最適合?


  經常參與學校班親活動的媽媽們,很容易發現中高年級全班20多個同學裡,似乎有好幾個同學的牙齒有點不一樣,有的是每顆雪白的牙齒上黏了個小釘,上頭還綁著五彩繽紛的小橡皮筋,有的則是只露出一根橫式金屬線,不僅同學間好奇不已,媽媽們也互相傳授心得交流,開始考慮自家孩子的牙齒是否也該做矯正?

回家後問問孩子:「班上有幾個同學做牙齒矯正?」小孩歪著頭想了想答說:「好幾個。」進一步問問孩子要不要也去矯正牙齒,小朋友趕緊搖手說:「不要、不要!因為同學說每次去牙醫那邊回來,鐵線變緊了,牙齒好痛。而且,看同學每次吃完飯要刷牙刷好久,再不就是拿著小小橡皮筋在嘴巴裡綁來綁去,好麻煩唷!」


  雖然聽到小朋友如此反應,但是看著別人家的小孩紛紛去矯正牙齒?內心好掙扎,深怕矯正牙齒時讓孩子受苦,又擔心講求門面的時代輸在起跑點,不過,再細看自己孩子的牙齒好像也沒亂到不能看的地步,「我家的孩子到底需不需要去做牙齒矯正?」


  看起來整齊「咬合」仍可能有問題


  台北醫學院附設醫院兒童牙科復健中心專任主治醫師鄧乃嘉表示:兒童需不需要做牙齒矯正,不能只由外觀上來判定;有時小朋友的牙齒乍看之下似乎很整齊,但其實「咬合」有問題,爸爸媽媽不可輕忽。


  鄧乃嘉醫師指出,從醫學角度來看,「咬合」的確有標準可循。但學術論點十分專業,對爸爸媽媽而言,很難對照書本判斷小孩的咬合正不正。最好的辦法,就是每半年固定帶孩子去看牙,而且最好長期給同一位牙醫諮詢,牙醫師可從小孩的發展,看出不同階段的發展,發掘問題,再轉介給合適的醫師進行治療。


如何判斷咬合問題


  每天和孩子朝夕相處的爸爸媽媽,是掌握孩子牙齒健康的最佳守門員。只要把握幾個大原則,從日常生活的觀察,可及早發現孩子有沒有咬合問題。


  上顎要比下顎凸出

首先讓孩子把上下牙咬合,這時上顎要比下顎「凸出」(也就是上排牙齒在下排牙齒的外面),就算是上下顎「平行」也不可以;因為當上顎凸出時,可把臉頰推開,咀嚼時才不會咬到自己,若上下顎平行,臉頰肉推不出去,一樣會咬到自己。


  進食、換牙怪怪的?

再來是平時用餐時的觀察。如果看到小朋友吃東西時「怪怪的」,像是常常咬到自己、習慣只用一邊咬食物、太大塊的食物不會咬、吃東西時食物從嘴裡掉出來、咀嚼時表情看起來不對勁、或是換牙的時間(年紀)不對……這時就很有可能是咬合的問題,該帶孩子去看醫生。


  12歲可開始矯正 外觀效果較佳


  一般而言,當小孩出現「咬合」問題時,就要趕快帶去給牙醫師檢查,儘早為孩子進行治療。尤其,牙齒成長是有順序的,鄧乃嘉醫師指出,小孩長到12歲時,應該已經長出24顆牙,整口牙齒的位置已趨穩定,這時就可進行牙齒矯正。到了13歲時會在上下左右各長一顆「第二大臼齒」,牙齒的總數達到28顆;到了18歲時,排列在最尾端的「智齒」,大約在這個階段長出來。


  「孩童階段進行牙齒矯正,所需時間較短;等到成長才做矯正,所需時間會拉長。」對於這樣坊間流傳的說法,鄧乃嘉醫師並不認同,她認為牙齒矯正時間約1.5~2年,並不因小孩或大人而有不同。只是,12、13歲的孩子尚在發育,這個階段做矯正,牙齦的發展跟著牙齒走,矯正療程結束之後,牙齒與牙齦的排列完美結合,外觀最美;成人階段才矯正牙齒,牙齒排列整齊了,但因牙齦已經定型,牙齒或牙齦間難免會有小縫隙。













牙齒咬合 自我檢測5步驟
1 正面觀察臉部,確認下顎是否左右歪斜
2 嘴巴閉起時,會不會像梅乾一樣皺皺的
3 側面看去,鼻子、嘴唇、下巴是否在同一平面上
4 嘴巴張開時,上下牙齒的正中線是否有對齊
5 犬齒後面的牙齒,是否上面一顆牙對到下面兩顆牙齒

  矯正真的有差!


  矯正前:門牙左右兩顆牙齒受到擠壓,完全縮在後方。


  矯正後:不僅牙變整齊了,就連臉型也都變成瓜子臉。


  矯正,不一定要拔牙


  擁有日本東京大學醫學博士學位,並曾在日本國立東京醫科任齒科大學矯正專科醫師的宋慧玲醫師,擁有豐富的牙齒矯正經驗,她認為把握9~12歲的黃金矯正期,有機會「不拔牙」矯正牙齒。


  把握9~12歲黃金期 可塑臉型


  坊間許多牙齒矯正的做法是把上下左右各拔掉一顆牙,牙齒顆數變少了,空間變大了,矯正過程順利許多。但就父母的心情、以及健康的觀點來看,好好的牙齒,沒蛀就拔掉,十分可惜。宋慧玲醫師指出,現代兒童營養好、發育早,牙齒生長情況較早,因此,她主張兒童要把握9~12歲的黃金矯正期,讓牙齒骨骼可順著發育成長而調整,「不拔牙」矯正牙齒,還可雕塑出漂亮臉型。


  在日本求學行醫多年,宋慧玲醫師提出的「不拔牙矯正法」,係以撐開顏面口腔骨骼做空間調整,以利牙齒排列。其做法是使用快速矯正器及配合記憶彈線,快速矯正器的特殊閘門會讓彈線發揮最大功效,拉力穩定又不疼痛,可縮短兒童的矯正時間,減少兒童因長時間戴矯正器蛀牙的機率。


  乳牙蛀了不能放任


  進行牙齒矯正療程之前,並不是指在這之前的牙齒就不必管它,老一輩的觀念是「乳牙蛀了不用管它,大不了把它拔了,缺了個洞等恆齒長出來,自然把洞填起了。」其實,乳牙蛀了千萬不能放任不管,除了小朋友會因牙痛唉唉叫之外,最重要的是乳牙提早拔掉後空了個洞,旁邊的牙齒會移動造成空間的不足,恆齒長出來也就排的亂七八糟,所以為確保空間,應製作空間維持器。


  再者,兒童牙齒矯正是有階段性的,並非等整口牙都長齊了再來矯正,有的孩童在乳牙還沒掉時,恆牙就長出來了,這時要求助牙醫師,先把乳牙拔掉,免得阻礙了恆牙的發展,讓牙齒給長歪了。


  牙齒要長得整齊,得要有適度大小的齒顎,從外觀看起來,臉型才會漂亮。上顎骨約在9~12歲定型,下顎骨則約在13~18歲定型,所以,千萬要把握住黃金時機,如果有骨骼性的問題就要及早調整,才不會錯失時機而長成戽斗、或暴牙的模樣。


  牙齒矯正知多少?


  時機:9~12歲以上
費用:活動式矯正器全口約4~8萬元/固定式矯正器全口約8~16萬元
時間:矯正期間全程大約1.5~2年/矯正完成後需再戴維持器,時間視個人體質而定,約1~3年
感覺:初進行矯正時,感覺牙齒緊緊的、有時會有點痠軟的感覺,約持續3~7天即恢復正常
禁忌:硬物(如甘蔗)或黏性很強的食物(例口香糖)不要吃。若真的很想吃雞腿或蘋果等,務必切成小塊或小片慢慢吃
刷牙:每次餐後務必刷牙,務必把每顆牙刷得很乾淨
矯正器:若戴固定式矯正器,要依醫師指示定期回診/若戴活動式矯正器,則要記得吃完東西就把矯正器戴好
回診:矯正期間每3~4周回診一次,矯正完成後戴維持器期間每3~6個月回診一次


  耐心、勤刷牙 最重要  

接受牙齒矯正療程,「耐心」是不可或缺的要件。因為不論是活動式或固定式的矯正器,都需要在餐後努力把牙齒及矯正器清乾淨,也就是矯正期間刷牙次數變多了、刷牙時間也變長。


  刷牙變麻煩 提醒孩子要有耐心


  許多孩子覺得麻煩,只要爸媽沒時時提醒或檢查,小孩很容易就「忘了」刷牙。因此,對於正在進行牙齒矯正的孩子,爸媽要時時給予提醒,以免日後牙齒變整齊了,但也因牙齒刷不乾淨跟著蛀光了,那可就得不償失了。


  有爸爸媽媽質疑,智齒長出來會不會把矯正好的牙齒又擠歪了?鄧乃嘉醫師表示,學術界認為這是無稽之談,但臨床上的確發現有推擠動作。避免之道,就是叮嚀孩子確實戴好矯正後的「維持器」,排列整齊的牙齒比較不會跑出細縫來。


  15、16歲前 趁寒暑假拔智齒


  與上一代比較,現代人生活富裕,飲食習慣較細緻,相對齒顎無法拉大,較難容納32顆牙,許多人智齒長出來後頂住牙齦感覺不舒服,就算是未做牙齒矯正的人,也常因不舒服把智齒拔掉。


  至於智齒要幾歲拔最合適?因智齒在18歲左右就會完全長好,不妨趁著15、16歲前,智齒尚未長出牙根時就先拔掉,既可免除日後頂住牙齦不舒服,拔牙也較容易。


  宋慧玲醫師提醒爸爸媽媽,智齒較一般牙齒大,拔牙時間較長,拔完後有些孩子的臉頰會有點腫,加上拔牙單側暫時無法咬東西,整體恢復時間約需4~5天,建議父母可以選在寒暑假再帶孩子拔智齒較適宜。


  這樣刷就對了! 貝式刷牙法

正確的刷牙法各派別不同,其中以貝氏刷牙法最普遍。兒童的小肌肉還不是很發達,只要把握住每次以2~3顆為一組,上下或左右輕輕刷,內外側及咬合三個層面都刷到即可,每次刷牙時間約3~5分鐘。


  刷牙原則




  1. 正確姿勢:拇指前伸,四指併攏,握好牙刷(小孩的牙弓骨骼較小,建議使用兒童牙刷,就算上小學了,也不用急著換大人牙刷)

  2. 刷牙原則:刷毛與牙面約呈45度角朝向牙齦,二顆前後來回約5~10次









Step 1. 上排由左至右:由左上頰側開始刷→上排前牙→刷右上頰側
Step 2. 上排由右返左:先刷右上咬合面→右上舌側→上排前牙舌側→左上舌側→左上咬合面
Step 3. 下排由左至右:由左下頰側開始刷→下排外側→刷右下頰側
Step 4. 下排由右返左:先刷右下咬合面→右下舌側→下排前牙舌側→左下舌側→左下咬合面

  



軒品牙醫

參考資料:http://www.mdnkids.com/superkids/index39.shtml

http://www.healthhy.com.tw/?p=3048



Orignal From: 把握9~12歲 牙齒矯正黃金期

留言